看了近期一期 @_choppingblock ,總結了一些歐美資本怎麼看DAT。
首先DAT是什麼?不同公司做的效果如何?
DAT 的模式其實很直接。公司通過發債或發股,把資金投入到加密資產上。這個方式在市場上迅速擴散,但結果開始分化。頭部公司憑藉規模和敘事,股價往往能維持在高於淨值的位置。中小 DAT 越來越難支撐,很多已經跌到接近甚至低於淨值。日本的 MetaPlanet 是個例外,因為稅收上的差異,它反而比美國的 DAT 溢價更高。
DAT的核心pitch point在哪?
有個觀點很有趣:DAT的核心在於找到華爾街的看得懂的KOL:比特幣有了 Saylor,以太坊現在有了 Tom Lee。
過去兩個月,Bitmine 在他的推動下已經買入超過 1.5% 的 ETH,持倉量超過以太坊基金會。Tom Lee 也逐漸成了外界眼中“以太坊的代言人”,他公開強調 ETH 可能走出類似 1971 年黃金的時刻,甚至在未來超過比特幣。隨著DAT不斷買入 ETH、敘事逐漸統一在“以太坊是穩定幣和華爾街鏈”,ETH 有可能完成從“鏈上代幣”到“金融核心資產”的身份轉變。
所以DAT 的價值不止在資產管理層面,更在於提供了一個能對外講述故事的人。監管原因,Crypto項目的創始人不會也不能直接向資本市場推銷自己的代幣,但 DAT 負責人可以。Saylor 之於比特幣,Tom Lee 之於以太坊,他們在某種意義上都是替鏈發聲的“外部 CEO/KOL”。
未來怎麼走?
接下來可能會進入一個“一鏈一個 DAT”的格局。最強的 DAT 繼續存在並維持溢價,剩下的要麼逐漸消失,要麼被併購。未來甚至可能出現跨鏈的收購與整合,這會帶來新的市場話題.
查看原文1.73萬
13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